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漯阴县

漯阴县,是山东省来自德州市齐河县、临邑县、济南市商河县、济阳县四县交界处古代360百科旧县名称。

  • 中文名称 漯阴县
  • 地点 山东省德州市
  • 朝代 秦朝
  • 性质 历史
  • 现称 孙耿镇

​基本简介

  秦朝,置漯阴县,(治今山东济阳县孙耿镇)。汉属济南国。三国魏,西晋来自因之。十六国时期,局势动荡,政区变化无常,漯阴县地先后为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所有。北齐天保七年(556)废除。漯阴县,因漯川而得名,漯川是秦汉时期对于徒骇河的旧称,因漯阴县在漯川以南故称漯阴。历代《商河县志》均记载,商河自东汉至隋置滳河县以前,东部属湿沃县,西部属漯(音ta、去声)阴县。(《续山东考古录》、《中国历史地图集》等作漯。古湿(湿)、防承却右安齐钟快内深隰、漯相通,详《说文》。)属千360百科乘郡,县治所在今滨城西。东汉县废,地入千乘县,属乐安国屋日看翻边。西晋复置,治乱城,属乐陵国,北魏属乐陵郡。《水造已介另过长讲宜验经注疏》记载:考《地业助形志》有两湿沃县。《志》称:郡,刘义隆置,魏因之。盖宋於南置乐陵郡,并置湿沃县,而魏亦因宋之旧,即此《注》之漯沃也。此漯沃与平安城近,当在今新城、高苑二县之间。方志与《河水》篇之故城混为一地,非也。《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湿沃县汉置垂报原包谈希春输负,后汉省,三国魏复半先而干溶略置,晋作漯沃,北齐省,故城在今山东蒲台县西北,《隋书地短贵械程练保离住命理志》:“滴河有后魏湿沃县,足末由后齐废,”按地形志后魏末尝改置县,其在滴河县地者,去今蒲台县稍远,疑三国时复置于此,非汉之故也。《山东通志》载:此期(后汉)黄河改道,由滨县一带入海,漯水为黄河除卫试武死京阻四所夺,隰(漯)沃县被淹,撤销县建制并入千乘县;渤海郡由幽州改属冀州。《地理风俗志》曰: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齐记》载:“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采存纪势白生争制,有南北二城,相去二十余里,其一城县治,一城太守治。”《商河县志》云:“三国隶魏,复置湿沃县,属冀州乐陵郡。”纵览诸多文献资料可以断定,在滴河县地之漯沃,应在今商河县之手富处对肉细东南方位。

  《山东历史地图集》中所标注之漯阴,约位于今济阳、临邑、禹城三县交界处,离商河不接壤;历代商河县志均记载自东汉该县一部属漯阴县,令人难觅其所以。查阅资料得知,原来有南漯阴与北漯阴之别,北漯阴亦称漯阳,在漯水之北。《水经注疏》载:(漯水)又东北过漯阴县北。(赵、戴改阴作阳。赵引胡渭云:此北漯阴也,伏琛谓之漯阳城,黄本正教华复作漯阳字。《寰宇记》云胡地农审伤清型刻属态,隰阴县,汉县,今废城在临邑县西十里。宋武帝平广固,遂移理于今临邑县西北五十里北漯阴城,今县北有故城。汉城亦谓之南漯阴城。界远弦热个下职凡水以南为阴,北为阳,意者,汉有漯阴,漯阳二县,南北对立,道元故云,漯阴县,故黎邑,王莽更名翼成。又云,漯阳县,王莽之巨武。今翼成之文,见於《汉志》,而巨武无考。岂世本《汉书》脱失漯阳,沉华英形防物参一类始道元犹见善本故耶?不然,二城明有分画,新莽又制异名,尚赖《水经》漯阳一语,郦以巨武释之,可补《汉志》之缺。

  《元和志》:黄河在临邑县北七十里,漯水北去却还机材溶果倒良帝放握临邑县七里。唐临邑在漯阴故城东十里,故黎邑也,在今临邑县东南。

  《太平寰宇记》:“宋武帝平广固移漯阴于今临邑县西北五十里,为北隰阴城。”(临邑古城在今逥河以西)

  从文献所载漯水流向(迳漯阴县故城北,历北漯阴城南,伏琛谓之漯阳城,迳著县故城南,迳崔氏城北)中得知,北漯阴(漯阳)城应在著县(今济阳县曲堤镇)以西;今济阳县曲堤镇与今商河县白桥乡接壤,位于商河县东南。可以认定,北漯阴(漯阳)城应在今商河县之西南部分。

  如此看来,时商河县境属湿沃部分,应是西湿(漯、古漯湿通用)沃县;属漯阴部分,则是北漯阴即漯阳县。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临邑就有氏族聚居。尧舜禹时期治水的鲧堤遗址还残存于境内,虞夏属青兖之域,殷初为伯后陵地,后为故城在今博兴东南十五里的蒲姑氏国。蒲姑氏臣服朝贡于商。据《中国通史》记载,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继位,周武王之弟周公旦辅政,引发“三叔”叛乱,蒲姑氏国参与叛乱。公元前1025年周公旦举行东征,经三年战争,灭蒲姑氏等五十多个国家后,周公分封周姓和异姓七十一个国,因姜太公助武王代纣东征立下汗马之功,逐将“东至东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封给他,为齐侯。临邑之地隶齐国邑,名犁邱,因“齐大夫隰朋犁弥先后食采于此”,又名隰。故犁与隰本一地而二名。隰邑形胜。《书益稷》记载:周昭王之子周穆王受其母丹朱“漫游是好”的教化亦好“远游”,命驾八骏之乘,读书于犁邱,饮马于漯水。《春秋传》记此建一“犁邱亭”,“犁邱远眺”成为临邑八大美景之一。明代邢如约在“犁邱亭”原址建一“聚星楼”。春秋战国时期犁邱邑乃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传》记载:哀公三年,晋赵鞅代齐,取犁乃辕(犁邱和晏城,今齐河县晏城镇齐河县城)。二十三年苟瑶伐齐,战于犁邱,至今盘河和孙镇各残存一“迷魂阵”遗址。明代大书法诗文家邢侗诗曰:“犁邱此邑传,犁邱此名古,一片穆满秋,和云恋抔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于犁邱设东郡犁县、邑南设齐郡漯阴县,漯阴故城于古漯水之南,今齐河县安头乡王京屯附近。后又析齐郡为平原郡,漯阴县隶属平原郡。

  汉武帝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数破匈奴浑邪王,杀数万人。单于发怒,要惩杀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汉武帝怕有诈,令去病带兵迎接。匈奴兵见汉军来,想逃跑。霍去病驰马进入匈奴阵,亲自与浑邪王相见,斩想逃者八千人,投降数万人,号称十万。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赏赐数十万,封浑邪王为漯阴侯(匈奴列传、霍去病传)。

  文帝十年封齐相召平子奴为犁侯。东汉将东郡犁县入漯阴县。建武28年改隶济南国。三国时期魏将齐河东北部划归漯阴县,直到西晋仍隶属济南郡。五胡十六国城废。

  五世纪中叶的南北朝时期,漯阴县侨置临邑县。也曾有过两个临邑县并存的局面。原来的临邑县,是在西汉时的兖州东郡,即东阿县地,历经230年,东汉划入谷城县。又过近400年,南朝刘宋灭南燕,收复广固,即生月州。大半中国属刘宋所辖,在临邑东南的东海郡治马防城立东魏郡,侨置马防城。把汉秦所辖济南郡的著县(即济阳县)和平原郡漯阴县地合并为一个政区,用汉时在东阿的临邑县命名,历史上叫侨临邑,属东魏郡。《通志》:“临邑旧城在县东北。”《寰宇记》:“宋武帝平广固,移漯阴于临邑县西北五十里,为隰阴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汉漯阴县。南朝宋侨置临邑县于此。故城在今山东临邑县北三十五里。“这个位置正是今天的宿安,直到北宋建隆元年”河决,公乘渡口,坏城,三年移置孙耿镇。“济阳、齐河东北部、 禹城东南部,南到鹊山,北至黄河,均属临邑县域。《临邑县志·川渎》载“临邑为河水入海之道”。济、漯二水决馆陶,入平原、济南等郡,水居地十五万多顷,“则临邑在汉时受河害者屡矣”。说明临邑地域之广阔。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所载:刘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孝建皇帝(即孝武帝刘骏)复将兖州济北郡的谷城县改称临邑县。历史上两个临邑并存达23年。直到南齐孝建皇帝又恢复谷城县。县志载:“侨置临邑后属东魏郡,后入于北魏。北齐、后周、隋逐沿之”。隋志载:“临邑有鹊山,有隰阴城是邑”。

  唐朝武德二年,临邑属谭州。贞观元年谭州废,改属齐州济南郡。宪宗元和四年,王承宗在现临邑城西北的唐安德县属地一带叛乱。德州剌史郑权以德棣之兵击歼,并在草市筑城,改名福城。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提供的唐开元二十五年的政区形势图标明,黄河位于临邑县和安德县界即今大沙河入海,郑权以“城隔黄河,与临邑县对岸,境界阔远,易动难安”为由,故奏上批准,划出安德县一部分,在古平原和安德县之间,设置以草市福城为县城的归化县,隶属德州。根据县志图表标明,归化县福城遗迹在今林子镇的孙坡枣和东西吴家楼一带,此地已出土唐代崩纹白瓷碗、黑釉陶碟、四系黑釉红陶罐以及古墙古墓等文物古迹。此县仅存约二十二年,文宗太和四年划入临邑县,城废为镇。

  五代,临邑属齐郡,宋为京东东路齐州,太祖建隆元年,河决城坏,即将侨置临邑古城宿安被黄河水冲坏。建隆三年,县城移至孙耿镇。

  金朝天会八年,金太宗立宋朝叛臣刘豫为伪皇帝,建国号为齐,临邑为伪齐刘豫地。金朝太宗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割故著县和章丘一部分置县,因地处济水之北,故名为济阳县。临邑县城移至今地,元代至元年城池修固。元太祖成吉思汗期属山东西道济南路,太宗窝阔台七年割属河间路,宪宗三年还属济南,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年复属河间路,又划出临邑县城南新市镇入济阳县。明洪武元年属山东布政司济南府。清雍正八年割属高唐直隶州。雍正十五年撤高唐属东昌府,临邑还属济南府。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9年八路军115师肖华来临邑建立抗日民主政府,隶属冀鲁边区第二专区。1940年后,先后将县属大部分地区划归平禹、齐临、济阳、匡五各县,县城东北局部归新置临北办事处管辖。1943年撤消临邑县制。1945年8月日本投降,恢复临邑县建制,隶属渤海第二专区,1949年改属洛北专区。1950年上半年,洛北专区改为德州专区,临邑县属德州专区。

  1956年2月德州专区撤消,临邑划属惠民专区,同年4月撤销德平县建制,将德平县城及所属南二专区和陵县即匡五县第十一区合并到临邑县。德平古为鬲、般,唐为平昌,地称形胜,代产名流,倍增临邑的灿烂。1958年,济阳县合并于临邑县,隶属聊城专区,1960年改属淄博专区,1961年济阳析出,临邑属德州至今。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